经销商会议口号精选推荐

企业管理提升口号

1、管理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先管好自已。

2、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3、管事先管人,管人带作风

4、管理职责化,工作标准化,办事程序化

5、工作三要素:责任人,时限,结果

6、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问题

7、好的领导--工作前指导,工作时督导,工作后辅导

8、品质态度--坚持原则,实现优质。得过且过,品质不妥

9、工作态度--认为没有问题,进步就要停止,退步就要开始

10、生活态度--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11、木桶原则--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

12、汇报工作说结果,请示工作说方案,总结工作说流程,回忆工作说感受

13、有好思路+不付诸行动=0,有好制度+不实施执行=0,布置工作+不督促检查=0

14、正确指导+强制执行=管理

15、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16、想到了+做到了+做好了=100分

17、班前准备,班中维持,班后整理

18、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上级青睐于你,同事向你看齐

19、生存原则--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20、会议原则--会而必议,议而必决,决而必行,行而必果

21、工作理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都把事情做对

22、好的员工--想公事,做实事,不出事

23、顾客原则--顾客满意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24、讲究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25、企业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对品牌、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的三项追求。

《旅游法》宣传标语口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

 《旅游法》分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1、热烈祝贺《旅游法》10月1日正式实施 2、学习旅游法,宣传旅游法,贯彻旅游法,遵守旅游法 3、认真贯彻实施旅游法,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4、认真贯彻实施旅游法,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5、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6、依法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7、加强执法力度,保障旅游法顺利实施 8、远离零负团费,让旅途更快乐 9、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旅游安全 10、倡导文明旅游方式,提高文明旅游素质,创建文明旅游环境
华为文化与口号:不断提升强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文化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大命题。资源终会枯竭,而文化会生生不息。

   华为是一个强文化的公司,以至于长期浸淫其中,华为人在气质上都有所体现,在公园里碰到一些人,猜:“你是华为的?”竟能十猜九中。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任正非希望华为文化更具开放性,也曾经拿洋葱头来形容,这瓣是英国文化、那瓣是美国文化……不希望有一个明显的中国核。   华为最近总结“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而其主流文化的形成,也有许多长期相传的支流文化,挺有趣,也容易记忆,所以容易相传。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这句口号来源于曾国藩的湘军,曾国藩带领的湖湘子弟,有乡土关系,也有血缘相连,战场上同呼吸、共命运,喊出了这句口号。而太平军相互倾轧,兄弟相残。   华为市场部门在90年代初喊出这个口号,提倡团队合作,华为人出去是打群架的。   胜负无定数,敢搏成七分   华为在家门口遇到了国际竞争,市场人员无知无畏,敢于拿还不是很成熟的产品去和西方公司竞争,很多看起来不可能成功的项目,在这种精神的号召下,不屈不挠,感动了客户。我们有“四千四万”: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万计,历经千难万险。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96年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其实是其从农村市场走向城市市场的一个标志。当时的办事处主任也面临转型,也就是从重关系型转变为综合素质型。这开创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先河,任总曾夸张地说,这次活动是惊天地、泣鬼神。提出“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也就是干部能上能下,同时也有很多干部几上几下。   狼文化   狼有三个特点: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的精神、团队合作。   在华为,评价一个销售人员常常说有没有“狼性”,有没有“冲劲”。   后来竞争对手开始在媒体歪曲华为,自称自己是牛。确实哪有自己说自己是狼的,真正的狼都要披着羊皮。以至于后来任总在会上澄清:我们没有提过什么狼文化。   从泥坑里爬出来的是圣人   1998年,研发系统在深圳的一个万人体育馆开了一个大会,给研发人员发因产品设计缺陷造成的呆死料和维修花的机票,就像一场批判大会。会上喊出了这个口号。可能含义是提倡自我批评。   会议可能搞过了头,伤了一些研发人员的心。2000年李一男等创业时,振臂一呼,研发系统应之云集。   板凳要坐十年冷   我在“围炉夜话”一书里见过这句话。华为研发有一个交换机用户板的开发团队,几年如一日,持续改进用户板的性能和降低用户板的成本,为公司创造了数亿元的效益。坐得了冷板凳,才能成就大事。也是提倡一种持之以恒、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   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不鼓励   有些刚毕业的学生,常常提一些很大的建议,如公司的战略、商业模式等等,命题很大,来自书本,却又文不对题。所以,公司鼓励员工提一些改进工作的一些小建议,从手上的工作出发,从接触的事情开始。鼓励每位员工先脚踏实地。   吃文化   华为搬到哪里,哪里的餐馆生意就好。1990年代的时候,一般是谁官大,谁请客。我记得,1997年初,郑宝用副总裁来成都支持项目,天天请我们这些小兵吃饭,抢着买单都抢不过来,没有一点架子。当然饭也不是白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领导很容易了解下属的真实的情况,下属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对团队建设也大有益处。很多部门都从奖金包里扣留一些费用留着部门活动,当然主要是用来大家一起吃饭。   不让雷锋吃亏   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你只管在前面冲锋陷阵,你的股票、薪酬常常超出你的预期。 

 

 

改革30年十条最经典的标语口号

改革开放30年十条最经典的标语口号。30年来中国标语口号,每一个标语口号都带着时代的印记,重温这些标语口号,能感觉到时代的变迁。精心整理这些标语口号,回味一段段特别的历史。
 

一:“小平你好!”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首都各届群众游行,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突然展开一条“小平你好”的横幅,画面传遍全世界,并成为历史的定格,成为改革开放历史上的永恒印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幅标语所包含的那份真挚情感,依旧留存在很多人的心中

二:“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城里人对这个口号也许不熟悉,但在农村,这却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口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在农业改革中首次提出此口号,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位于深圳蛇口的这幅标语饱受争议和批判,并曾经三起三落。但最终,这幅足以在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标语竖立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中国习惯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背景下,这幅标语开发人的无穷动力和创造性。

四:“再穷来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也是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但在贫困山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标语口号更多一些,这些口号已经流行二十多年,至今仍经久不衰。尤其是近几年国家搞两基攻坚,关于教育的标语口号更是铺天盖地,比如我就曾经在偏远山区见过这样的标语口号:“家长不送孩子读书,就是违法犯罪”,“不读完初中,不外出打工”,“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汉”等等,地方色彩十分浓郁。

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86年8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过程中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大原则是共同富裕。”随后,这句话传遍全国,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标语口号。

六:“五讲四美三热爱”

与同相同类型的标语口号还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学习,做有理想,有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现在的学生早已经不知道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何物了,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没有学生不知道的,这个口号影响了几代人。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吧: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 产党

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与此相近的流行标语口号(理论)还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阶级自由化”,“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活力”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小平同志敏锐地观察到这一问题,他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成为当时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在各种会议和文件甚至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都频频出现。

八:“要想富,先修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与外界接触的加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路”的重要性,因此这个标语口号迅速流行全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兴起一股修路狂潮。城里修水泥路,乡里修碎石路,老百姓干劲之足很难再现。那个时候,老百姓都坚信,“路通财通”,连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也总喜欢写“马路通到我的家门口,”,这是一种自豪的满足。

九:“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汶川挺住,中国加油!”

与此同类型的口号标语有:“誓与大堤共存亡”(1998年洪灾标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3非典)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全国人民的心都会汇集在一起,形成爱的强大洪流,润泽灾区。今年的汶川大地震,这些标语口号感动激励了无数人。

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2005年6月2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在北京发布,随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从中国走向全世界,成为2008年最激动人心的标语。

标语口号显著的动员传播效果

在我国标语口号历史绵长久远,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能够跨越时空,备受青睐。之所以如此,与其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分不开的。

一、标语口号文字识别难度契合普通人群的文化知识水平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个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的国家。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统治阶级又实行超经济的压榨和剥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统治阶级为生计所追,无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整个社会充斥着文盲和半文盲。“1949年,全国人口中有80%的文盲,少数民族中文盲率更高达95%,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①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毛泽东首先提出了“一定要消灭文盲”的口号,但由于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决策失误,国家长期动荡不安。在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中,信奉“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理念,走“知识分子工农化”之路,搞“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都无法维持,一大批专家学者被打倒,文化凋零,社会发展缓慢迟滞。社会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到2002年,“全国尚有6%左右的人口地区未经验收初等教育。”②“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15. 88%,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情况,1984年的文盲率则是日本1997年的100倍。”③正因为我国长期存在大量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口缘故,才为标语口号的诞生、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标语口号一般都是使用简单明了的常用字来书写,句式简单,容易识记,与社会普通成员的文化水平相吻合,学习记忆轻松自如,易于入脑及耳。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红军时代的口号。早期红军战士的成分来源很杂,有的来自旧军队,有的过去曾是绿林好汉,有的是自由散漫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都很低,在成为红军战士之后,为防止日常行军打仗之际出现差错,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来告诉他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于是,红军指挥员就编写了诸如“上门板,铺稻草,不掏俘虏腰包,洗澡避女人”等口号,简单好记,效果明显,约束性的要求在行动中都能得到自觉的遵守。

二、标语口号易于识记
标语口号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标语铺天盖地,无论是在农村残垣断壁、荒山秃岭或巨石墙壁上,还是在城市宽大的围墙、高耸的烟囱或横跨街道的横幅上,都有标语的印记。在书写标语时,墨汁、油漆、糨糊一起用,墙壁、楼梯、路面、大烟囱全都刷。大凡要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或推动中心工作,都要通过发布标语口号来营造浓烈的氛围,增大受众群体的知晓度。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扩大革命队伍的影响力,在群众生活的区域内石块上雕刻标语,宣传党的主张。石刻标语经久耐用,不易被敌人毁坏。也有的在木板上写好标语,让这些标语木板顺势漂流,向沿岸的群众传播革命真理,被称为“水电报”。现代标语口号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可以说,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有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标语。标语口号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一道生活中亮丽的风景线。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记忆是通过活动进行的,不论是无意识的或是有意识的识记……当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会明显地提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复述的次数越多,转换到长时记忆的信息量也增多。”正是因为标语书写在人群视线范围之内,也是人群生活起居的地方,一些熟悉的词语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经过耳濡目染,入们理解了标语中的内容,懂得了其中的意蕴,标语中熟悉的词汇也就自然而然地入脑入耳了,在不知不觉中,标语所写内容也成为人们行为准则,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目的。因为“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有更佳的效果。机械的死记硬背是笨而不经济的方法,而意义识记对材料的数量、速度、精确性和巩固性等方面的回忆,在效果上比机构识记优越得多。”

三、创设氛围,增添力量
  生活经验启示我们:众多伐木工人在搬运巨大木头时,为了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往往总要“吭唷、吭唷”地喊着劳动号子;在红军长征途中,每每遇到艰难险阻,只要听到前进的号子,即便想要倒下,也总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前进;善于做班级工作的班主任自然也长于应用标语口号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时,提出“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开”这个掷地有声的口号来激发他们“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豪情。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整齐划一、响透云霄的口号声能气贯长虹,创造出一种势不可当、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力量。还有,标语也常是重要建筑物上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首都,标语与重要公共建筑一道成为政治中心的象征。“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镌刻于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大幅标语装点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载有熠熠生辉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在节日庆典和重要国务活动中,标语和鲜花、气球、旗帜、画像一道,烘托出热烈、端庄、雄伟的氛围。在重要的体育赛事、公益活动、群众集会等场合,标语常常承扭着突显主题、烘托环境的责任,标语也参与营造全国各城市、村镇、社区的文化环境,反映着社区的整体风貌。

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一句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人心向背的口号,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在革命战争时期,当时革命的主力军主要来自于贫雇农,他们大都没有什么文化,难以理解深奥的马列主义理论,却很容易接受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口号。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唤起了无数普通劳苦大众起来闹革命。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激励百万雄师突破敌人固若金汤的防线,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号召,号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民主党派予以响应,并纷纷发表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通电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和全国同胞,表现拥护中共的主张。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历经磨难,辗转他乡,回到国内,报效祖国。“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着一代代人不计个人得失去奉献社会,争做好人好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吹响了打破固步自封、保守不前的号角。“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前进的不竭动力源泉。
 

标语口号文化透视

    《标语口号文化透视》内容摘要  作者:韩承鹏

    运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动员,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现象。中国堪称标语口号大国。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架上还是在奔驰的车体上,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是在穷乡僻壤里那些斑斑驳驳的泥墙上,你都能找到标语口号的身影。

    研究标语口号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这些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政治动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收集整理标语口号,可以积累史料,为他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标语口号在我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群体心理感应和标语口号较好的动员传播效果。

    在我国历史上标语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用标语来昭示天下,彰显政绩,动员民众,服从统治。从此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均仿效之。在封建朝代,口号发挥威力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要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平等,将口号在封建社会发挥作用推向了极至。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这一千古绝唱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动力引擎。在中国革命时期,标语口号遍布红色区域,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参加革命队伍的强大武器。标语口号在建国后仍然发挥作用,在“文革”期间,标语口号的喧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标语口号之所以能常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标语口号的目标对象是群体。群体在一定的氛围下,具有易于激情冲动、随大流及群体情绪相互感染的特征。标语口号就像荷尔蒙一样,能加速催化群体特征的显现。

    标语口号一般使用简单常用的汉字,这就与中国普通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相契合。加之,标语口号一般工整对仗、琅琅上口、易于识记、便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

    标语口号具有内容的时代性、来源的特定性、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效果的鼓动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等特征。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语口号。如土改时期的斗争性,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性,“文革”时期的狂热性等,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是哪一时期写的。在我国,有能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的主要是权威人士、特定的组织机构、一些重要会议和个别群众。

    标语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因陋就简,也可以采用现代手段。书写标语可以用墨汁、油漆等传统材料,还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材料;标语可以写在石块、木板、横幅、墙壁上,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上传播。

    标语口号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的放矢,一定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结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和特定目标群体的需要创造性提出。

    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将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从而争取达到预期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透视这些标语口号,我们会发现,浩瀚的标语口号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内容上变味失真。一些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但有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缺少人文关怀,有的法治意识淡薄,还有的泛政治化严重等。还有,个别标语口号制作者动机不纯,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想通过张贴标语,喊喊口号来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但求虚功。

    标语口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动员方式,在现时代不但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且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语境下,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能力增强,不再盲目跟着标语口号跑了。这就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社会提出了挑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有待于转型和变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标语口号的特点规律,把握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原则理念,懂得正确使用方法,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反映时代要求的标语口号,推动社会进步。 
 
 

Copyright © 2001-2021 www.6s-iso.com Inc. 备案号:蜀ICP备2020025376号-4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为个人爱好兴趣分享网站,不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3033382280进行处理